比特斯拉辈分大,曾拿下全球电动车销冠
邓思邈 发自 副驾寺
智能车参考 | 公众号 AI4Auto
全球首款纯电动量产车即将停产,却并未引起过多的关注。
曾几何时,它出道即巅峰,一举包揽“全球首款量产纯电动车”、“全球最畅销电动车”、“世界年度汽车”、“欧洲年度汽车”等荣誉。
特斯拉在它面前,恐怕还得毕恭毕敬喊声“大哥”。
如今,真正的纯电动时代大势所趋时,它却跟柯达、诺基亚有相似的命运。
究其原因,改革创新力度小、技术路线的不坚定、关键人物的离职等都将它推向了深渊。
没错,今天要说的就是日产聆风——全球首款纯电动量产车。
日产聆风即将黯淡离场
最新消息称,日产聆风即将在2025年左右停产。
这是一款怎样的车?
2010年12月上市,那时特斯拉还只推出了Roadster,Model S/X/3/Y连影都还没见着。
当时这款车续航为175km(NEDC工况下),电池容量为24kWh,大约30分钟内可以将电池充到80%。
电机最大输出功率为80kW,最大扭矩为280N⋅m,最高时速可以达到145km/h。
值得一提的是,当时这款车起售价为2,984,250日元(按现在的汇率折合人民币约为14.6万元)。
这款车最厉害的地方在于电池非常安全,众多机构纷纷为它背书:
-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(NHTSA)在上市之初连续两年将该车评为满分五颗星;
- 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将其列为“最佳安全选择”;
- 欧洲“新车评估计划”(Euro NCAP) 还授予聆风最高的五星级汽车安全评级。
连清华大学教授、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也曾点名表扬:“聆风是卖得最多的电动车之一,我们与日产在充电的算法上有合作,通过大量实验,避免了很多热失控问题”。
资料显示,聆风上市5年后在欧洲一共卖了3.5万辆,其中电池故障率还不到0.01%。
之所以如此安全,主要因为背后的电池供应商AESC公司,通过增强正极材料的热稳定性、在电解质中添加能使电极表面更不容易发热的特殊添加剂、增加隔膜的耐热性等多种措施,从而降低电芯的热失控风险。
此外,在电芯制造层面,每一块电芯具备了超过2千个数据采集点,这样可以有效降低电芯的不一致性。
于是日产聆风很早就把环保节能作为主推卖点,2012年在宣传广告里一再强调“比开燃油车更省钱”,他们这么形容:
跑60英里(约为96.6km),开聆风只需花费不到1英镑(约8元),开燃油车却要花上6英镑(约48元)。
除了具有远瞻性,聆风在2010年还被颁发了“绿色汽车远景奖”,击败了当时的福特福克斯纯电车、奔驰F-Cell氢燃料电池车、丰田普锐斯插混车。
毫无疑问的电动王者,一个电动车时代前夜真正的爆款产品。
然而即便如此,聆风一来没有成为日产的逃生船票,二来也没能一直延续神话。
并且随着特斯拉和造车新势力的冲击,在真正的电动新能源浪潮席卷后,它也成为“死”在沙滩上的一员。
销量连续下滑,产品竞争力急剧下降,母公司资源越来越低甚至自身难保。
日产聆风,全球首款纯电量产车,一度最为畅销的纯电车型,迎来停产倒计时。
赢在起跑线上,却没能笑到最后
作为电动车王者,它无疑是赢在了起跑线上。
数据显示,截至2019年12月,聆风全球总销量为45万辆,被称为全球最畅销电动车。
之所以卖得那么好,从车主反馈来看,也能管窥一二:
- 当时电动车可供选择车型并不多,聆风价格实惠、性价比高;
- 不需要加油,省钱省时间;
- 小车停放很方便,开车上下班通勤很舒服;
- 采用e-Pedal电子踏板技术,简化了驾驶操作。
从这几点来看,聆风作为电动车先行者,只满足了一台车最基本的要求,主要强调对燃油车的替代性。
可是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,电动车玩家也越来越多,情况到了2020年年初急转直下。
截至2019年年底,特斯拉Model 3一共卖出了44.9万辆,顷刻间夺走了聆风全球销冠的地位。
这种冲击之下,也让聆风的短板,变得更加突出:
- 续航里程太短,不适合长途旅行;
- 电池容量低,电池热管理做得不好,电池主动冷却也做得不好,用久了电池性能会明显下降;
- 加速性能表现不好,功能和美学上都不够吸引人;
- 贬值快,买来5年贬值80%;
- 不支持远程OTA更新。
总结起来就是:三电系统做得不够好、智能化方面也是硬伤。
但即便如此,日产聆风也不至于起了个大早、产品也不算差,却以这样的“失利者”黯然退场吧?
一款车的命运啊,既有个人奋斗,也需要考虑历史进程。
“巨星”为何陨落?
日产聆风,复盘起来除了产品本身,还有两大方面原因:
一个是社会层面,日本举国上下对电动车热情并不高,相比电动路线,更想走氢燃料路线。
一直以来,日系传统车企转身投向电动车,似乎都是消极被动的、不得已而为之的举动。
诸如本田、丰田、日产去年才对外官宣,一表决心要加速电动化转型,并且至今仍然坚持氢燃料路线。
以及改革的步子迈得太小,究其根本还是因为转型会损害已有既得利益。丰田掌舵者——丰田章男就曾公开表态过如果全面推行电动化,到2030年日本将会失去550万个工作岗位,以及800万辆的新车产能。
而且国家战略如此,对于纯电动等方面的基础设施也跟不上,最终又作用到消费市场,没有相应的需求来刺激供给。
在中国和美国等大国大市场明确纯电动后,日本和日产的先发优势都不再是优势。
另一个是公司企业内部的原因,诸如技术路线的不坚定、关键人物的离职等。
日产又搞燃油、混动(e-POWER系统),同时还押注氢燃料电池车,自然分不出更多精力研发纯电动车。
再加上伴随着日产前CEO卡洛斯·戈恩(Carlos Ghosn)的离职,聆风也好、电动化计划等都被束之高阁,后来在产品序列上也没有拓展。
但转型变革中,各行各业似乎都没能逃脱命运的规律。
日产聆风,也并非个例个案。
影像领域的王者柯达,开发了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,但却沉湎于过去的高利润胶卷业务,最后以破产告终。
移动互联网操作系统,诺基亚也早早就推出了塞班,并且比iPhone和iOS有先期更大的体量和制造优势,最后也没能逃脱“什么都没做错但终归输了”的命运。
一切似曾相识,一切都在沿着旧日的轨迹不断重复上演。
其实没有哪种颠覆式创新,真正来自创业公司、来自小企业、来自边缘,在大厂巨头的内部,各种创新和未来趋势的技术或许早已在生长,但最后往往都是船大难掉头,业务过多容易顾此失彼,甚至连逃生救命的船票也没有。
而那些原本微小的边缘的组织,一度弱不禁风,最后却因为全身心搏命,实现了颠覆和超越。
比如特斯拉,一度濒临破产的边缘局外人,现如今几乎成为了电动车的代名词。
而日产聆风,有过高光时刻,却在曲终人散之时,又有谁在关心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