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苹果造车团队解散了!”最懂苹果内幕那个男人曝的

新闻 2022-03-16 贾浩楠
433

苹果汽车,不造了???

贾浩楠 发自 副驾寺智能车参考 | 公众号 AI4Auto

苹果汽车,刚被曝了猛料:

智能汽车团队已解散!

苹果汽车消息时有曝出,但大部分最后都让人一笑了之。但这一次不一样——

因为爆料者:郭明錤

一个被称为最懂苹果内幕的人,一个以苹果产业和供应链上下游分析知名的人,而且长期以来绝大部分预测、爆料都被证实。

他的话已经成为投资、数码、果粉圈重要的参考风向标。

所以这次曝出苹果解散汽车团队,影响和冲击有多大可想而知。

郭明錤:留给苹果的时间不多了

按照郭明錤的说法,苹果汽车团队已经“解散”有一阵了。

解散团队对苹果汽车项目有什么影响?

郭明錤也敲响了警钟:如果苹果要赶在2025年这个时间点实现量产,就必须在未来3-6个月内重新组织起一支智能汽车团队

根据他去年的预测,苹果汽车的时间表取决于自动驾驶研发的进度,最快也要在2025年才能发布。

如果接下来团队、架构、人才进展不顺利呢?

那苹果汽车的面世之日就说不好了。

其实郭明錤去年已经表示,大部分媒体、机构对于苹果汽车的预测都太过乐观了。

他给出的2025年时间点,是项目一切顺利的最理想情况,而2027、2028年苹果汽车才能实现量产也不是不可能。

甚至2027年这个时间点,在郭明錤看来才是一个更理智清醒的判断。

对了,这个最懂苹果业务和供应链的人还奉劝大家,目前先不要盲目购买苹果汽车概念股

说了这么多,该介绍一下这个郭明錤到底是何方神圣了。

他是天风证券分析师,长期追踪苹果公司,对苹果的产品、业务、供应链研究十分深刻。

他成功预测或曝料过多少苹果产品?

十有八九都命中靶心。

比如2017年3月,郭明錤对6个月后将要发布新iPhone做出了十大预测,这十大预测包含了新iPhone数量、屏幕尺寸、内存、运存、配色、发售日期推迟等等。

现在回过头来看,这些预测几乎全中。

用户、粉丝,乃至整个行业都在紧盯苹果,但真能从中拿到消息,且是准确消息的人并不多。

所以这波对苹果汽车的曝料分量有多重,明白了吧。

那么被解散的苹果汽车团队,有哪些关键人物?

如果郭明錤的消息属实,那意味着2021年9月接任苹果汽车项目第五任负责人的Kevin Lynch有可能已经被换掉。

Kevin Lynch是谁?

前Apple Watch项目负责人,此前没有任何汽车产业相关经验,去年9月开始负责苹果汽车项目。

当时,还有不少人猜测这个最成功可穿戴设备的打造者,是不是会给苹果汽车带来颠覆性设计理念和产品思路。

结果短短半年,业务团队都不存在了。

看来Lynch不是库克心中定义苹果智能汽车的合适人选。

苹果汽车项目中前4任负责人中,既有出身传统车企的老将,也有苹果自己培养的硬件专家,还有从特斯拉挖来的Model 3项目操盘手,但无一例外都黯然下课走人。

与之相对的,苹果对于汽车项目的目标也一直摇摆不定,在全无人汽车和高级辅助驾驶间几次切换。

但不变的是一直没有重大进展。

苹果这次解散汽车项目团队的操作,是困难重重希望渺茫,还是一次彻底的组织重构新起点?

苹果汽车会不会磨难重重,最终成为跨界造车的一个失败案例?

现在还没有人敢下结论。

不过如果了解了苹果汽车项目2014年立项以来经历的波折和震荡,似乎也能做一些猜测。

真真假假,苹果造车到底进展到哪一步?

一般来说,造车都绕不过钱、人、地这三项。

但对于苹果来说,钱和地都不是问题,真正有挑战的是谁来造车,怎么造车。

所以要评估苹果汽车项目,重要的参考就变成了人才制造供应链这三个维度。

首先是人才。

苹果汽车项目的人才震荡,直接导致了技术路线的来回切换。

2014年,“泰坦”(Project Titan)计划开始逐渐浮出了水面。

第一任负责人Steve Zadesky,之前是苹果产品设计副总裁,有传统车企工作经历。

在他的领导下,泰坦项目主要方向和特斯拉相同,就是开发一款有高级辅助驾驶功能的汽车。

不过苹果首席设计师——Jonathan Ive则不同意,希望打造一个全自动驾驶平台。甚至公开放话,苹果要搞车,就得没有方向盘。

这其实是两条路线之争,一个重软件,一个则是苹果擅长的软硬结合,更直白的说,一个要做自动驾驶软件公司,另一个要做车企。

2016年,第一个转折出现。Steve Zadesky、Jonathan Ive双双离开,已经退休的前高管Bob Mansfield又回来接管泰坦项目。

他更倾向于“开发软件和支持解决方案”,于是有新消息称:整车研发计划已经被砍。

之后的披露消息,也确实也更加面向软件和技术,比如自动驾驶。

到了2018年,情况再次生变,也就是此时,外界开始感觉到苹果的汽车项目,好像不是很顺。

这一年,曾主导Model 3量产的前特斯拉高级工程副总裁Doug Field加入泰坦,成为负责人。

于是,苹果又回到了整车制造的路线。

不过Doug Field任内没能实质推动苹果造车落地,2021年9月退出

而接任的Apple Watch负责人Kevin Lynch,外界甚至还没搞清楚他的理念和路线,就迅速下课了…

接下来是谁,不知道。

所以总结苹果汽车在人才方面的进展,大牛不缺,但是不稳定。关键核心人才来来去去成为常态,明显影响项目进展。

接下来是制造方面。

从Doug Field加盟开始,苹果实际上已经走上了整车制造这条路,这些年曝出的专利、招聘信息也佐证了这一点。

那么问题就是,苹果的车怎么造?

目前透露出的消息,是苹果方面更倾向于自己做定义,具体的生产与车企合作,由他们代劳。

于是从去年开始,不断有苹果和车厂商谈合作的消息放出。

包括但不限于丰田、大众、现代…

但是,不知这些OEM是不是也怕跟苹果合作会“失去灵魂”,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车厂跟苹果达成代工协议。

曾有消息称韩国现代集团十分接近达成合作,甚至连工厂选址和产能规划都言之凿凿,不过后来被证明是现代高管搞内幕股票交易放的假消息。

所以在车辆生产制造这个环节,苹果的可以说是成果寥寥,和2019年时相比没有明显进展。

这也带出了另外一个重要参考:供应链

苹果向来以善于管理供应链闻名。不少公司,也是靠着给苹果产品做配套代工服务兴旺发达。

尽管苹果官方从来没公开承认过造车,但库克一句“不予置评”后,大大小小的供应链公司都动了起来。

既有汽车零部件企业期望能打入苹果供应链,也有苹果的长期合作伙伴想在造车大蛋糕中分走一块。

最有代表性的,是富士康,以及立讯精密。

这两家目前都在“跑步”转向汽车制造,相关的设备、生产线已经开始采购建设,毫无疑问是冲着苹果汽车的生产订单去的。

所以苹果造车尽管生产制造不明、业务团队“不明”,但供应链方面,各个厂商已经在苦练“内功”为接单做准备。

而且可以说没有人比它们更盼望苹果汽车顺利落地了。

从这三个方面,能描绘出苹果汽车现在的基本情况:车确实在造,但是进展也确实不顺利。

内部不稳,外部合作也谈得不顺利。

好在,还有苹果培养的供应链公司对它不离不弃。

以及,虽然始终在传闻,一直很动荡,但不妨碍同行友商把苹果智能车当最大竞争对手。

蔚来也好,集度也好,都已经放过话:最大的竞争对手,将是苹果。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