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北醒应龙”平台
4月19日上海国际车展,北醒正式发布全球首个车载512激光雷达平台——“北醒应龙”平台。
该平台秉持了感知持续增强、模块化设计、成本可控三大设计理念,是助力智能汽车和智能出行安全的利器。
此外,北醒还宣布了与滴滴自动驾驶达成生态战略合作。
北醒发布“应龙”激光雷达平台
新一波人工智能浪潮又起,“万物皆可算、万物皆智能”的时代终或将提前到来。
从真实世界到数字世界的关键步骤是感知,对智能驾驶而言,安全性的提升需要超强的感知力,激光雷达则是新一代极佳的感知设备。
北醒提出要做好激光雷达,助力智能好车。
北醒CEO李远表示,通过更高性能的激光雷达能够给车辆带来更强的感知能力,在遇到突发状况时,也能够为驾驶员争取到额外的2秒生存机会。
当前,北醒总结智能汽车行业对激光雷达的需求主要为以下三部分:
首先,汽车行业竞争加剧,车企智能驾驶能力不断进阶,要求能拥有更强大的感知能力。
其次,车型迭代加速,激光雷达选型频次加快,呼唤技术架构的归一化。
最后,降本成为必选项,要在性能升级和可靠性高的前提下,成本逐步下行。
基于以上智能汽车对激光雷达的需求,“北醒应龙”激光雷达平台应运而生。
“北醒应龙”激光雷达平台是全球首个车载512激光雷达平台,秉承“感知可持续增强、模块化、成本可控”三大设计理念。
李远在发布会上透露,平台的底层硬件架构由三个模块组成,分别是高精2D扫描系统,905nm阵列收发和自定义SoC。
这样模块化的设计最大的好处就是,每个子系统可分别迭代升级甚至替换,独立进化功能,并且在生产加工方面,也可以分模块预组装、检验等等,能够减少整机装调流程工序和降低后段不良率,兼顾成本和可升级性。
在目前车载512激光雷达的基础上,李远表示,未来在此平台上还会衍生出更高阶的版本,实现突破1000线的历史使命,达到相机级清晰度的突破。
用技术解决三大难题
作为全球首个车载512激光雷达平台,北醒希望能够实现极致的感知力。
其中最为核心的技术之一是高精2D扫描系统,CEO李远将其称为激光雷达界的“陀飞轮”。
为什么这么说?
其通过双电机三环同步控制技术,将扫描角度精度控制在万分之一以内,即要求电机每秒钟转动近百圈,同时每圈的偏差小于钟表秒针转动的一百二十分之一以内。
这套2D扫描技术搭配北醒的软件控制系统,即可实现软件的“一键配置”,在感知过程中区域可实现局部高清、视场角聚焦高清、全局高清等不同模式。
在硬件架构、扫描形式、接口、数据形式均不变化的形况下实现感知能力的变化和升级,从而达到在成本完全不变的情况下,兼容并满足不同车型性能的跨代升级。
“北醒应龙”平台的硬件架构系统中,采用了阵列收发系统和2D扫描,因此发射器数量仅需1D扫描的三十二分之一,接收器仅需八分之一。这也从根本上解决了产品感知力升级的成本限制难题,使得产品成本下降具备技术支撑。
另一方面,北醒还提出了“单线成本”指标,即总成本除以线数。
基于“北醒应龙”激光雷达平台,性能会逐年提升,而单线成本会急速下降。
对此,李远表示:
北醒新一代的阵列收发系统搭配高精2D扫描系统,成就了最佳成本组合方案,成功解决了高线数性能和成本之间的矛盾,使激光雷达产品的商业化量产成为可能。
值得一提的是,北醒还发布了AD2-s产品,它具备200m的探测距离,256线的感知力,120°x25.6°的视场角,将于今年量产交付。
One more thing
这次会上,北醒与滴滴自动驾驶正式达成生态战略合作。
此前,双方已联合推出了国内首款2K图像级高精度激光雷达“北曜Beta”,此款激光雷达针对L4 Robotaxi的场景具有较高的性能和适配性。
“北曜Beta”以滴滴自动驾驶为主提供核心设计,北醒辅助设计并负责生产制造。
在联合开发北曜Beta的过程中,双方经过不断探索和创新,提炼并形成了“北醒应龙”平台。
接下来双方将围绕激光雷达的研发、设计、生产、制造等多领域展开合作,共同推进自动驾驶中的技术创新和量产落地。
未来,北醒希望通过携手更多合作伙伴,以强感知能力助力自动驾驶技术的升级,带给人们更安全、更美好的出行体验。
而且北醒也将坚定技术投入,基于更高性能的平台研发和产品设计,使得高线数激光雷达成为高级别自动驾驶发展的重要驱动力,助力车企实现智能出行时代的弯道超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