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你认识蒂法,就认识这个》
怪物马戏团 | 文
对大众来说,AI绘画最热的风口可能已经过了,但它的技术还在发展,且除了争议性的“画师替代”外,AI实际上还弄了很多花里胡哨的有趣东西出来。
比如,有人把一些名曲,尤其是歌词较抽象的名曲中的歌词,提取出来作为AI绘画的关键语,然后让AI生成抽象的绘画,并将这些画作配合歌曲展示,做出极为意识流的MV。
“如此生活30年,直到大厦崩塌”——《杀死那个石家庄人》
@疯先生A制作
有时,AI绘画还真能歪打正着,“捕捉”到歌词里某种神韵。
另外一种用途,就是用AI改画作的风格了。在B站上,有一些新型鬼畜就是用这个技术完成的,这种鬼畜效果极为鬼畜,会高速在多种抽象的画风间切换,配上类似《孤独摇滚》中波奇倒地发癫这类场景,就显得尤为表现主义——后现代的AI版《呐喊》了属于是。
这种改画风的技术,还被用来将各种著名电影/游戏里的人物改成80年代电影的风格。你可能见过下面这个B站上较火的搬运视频,就是将《赛博朋克2077》里的人物变成了80年代风。
2077
这类作品,一般都是用Midjourney做出来的。由于制作门槛很低,所以如今可能所有的知名游戏角色,都被做成了这种画风。
不过,刚才说的改成80年代的电影风格,其实不准确,因为大量这种改动,实际上是改成了80年代的黑暗奇幻/科幻电影风。就是那些如今看起来有些视效落伍,却有种独特魅力的作品,比如《回到未来》,比如《怪形》。
所以,这些不是为了还原成真人版(这种早有AI能做到),而是变成一个特定,有点奇怪的风格,和我们熟悉的角色有差异是正常的。
80年代奇幻片范例:《蛮人柯南》
80年代科幻片范例:《星球大战:帝国反击战》
奎爷
为什么大家都会选择这个独特的风格入手呢?一个原因是,Midjourney在这个风格上的表现尤其出色,从质感到人物设计的细节,都很有说服力。另一个原因是,这已经在海外成为一个潮流了,所以大家都在跟风。
《巫师》
但最大的原因,还是因为80年代对于特效和科幻/奇幻/恐怖电影,以及对于电子游戏来说,是一个有魔力的年代,它甚至是一个起点。对如今已经步入中年的人而言,这正是怀旧的门,对新一代,也可以是新奇的独特风格。
林克
毁灭公爵
80年代,是跑团和街机开始征服年轻人的时代。那时,电影是由胶片拍摄的,且绝大多数特效都由道具完成,这就让电影有了种独特的质感——实物感。在那个年代,电影道具的精细程度超出想象,而我们看到的这些AI绘画中很多布景与外星物种的风格,就来自那个时代的电影道具。
《异形2》的精致异形道具服
《光环》
当下很多知名导演,依旧在追求类似的质感。所以诺兰总是用道具实拍,坚持用胶片而非数字摄影,维伦纽瓦在拍摄《银翼杀手2049》时,很多场景实际上也是用道具拍的,比如那不断喷火的工业城市夜景,以及金字塔般的巨楼。
这是《银翼杀手2049》的城市布景
WOW
此外,现代电影基本都会在后期调整成片的色调,让其呈现出某种独特的色感,一方面是为了凸显导演的个人风格,或是为此展现作品的基调(算是表现主义的影响);另一方面是在现代影院的大银幕上,这样播放的效果更好。
关于调色,很典型的例子就是《黑客帝国》的绿色调
而80年代的科幻片,是很难调整整体色调的,于是只能靠打光和布景、道具制作改变整体颜色。
DOTA
以防太抽象,这是树精卫士
虽然现代科幻/奇幻电影看着效果要好了很多,但它们也确实开始陷入同质化的坑,且由于新的流水线拍摄方式,让特效部门的工期被压缩,导致CGI特效的进步速度越来越慢,风格愈发死板——技术上的创新倒是更多了,建模更细了,但直到今天,又有几部大片敢和20年前的《指环王》在视觉震撼力上叫板呢?
视效,毕竟是看到普通人眼里的东西,不是专家代码里的1和0。
《龙腾世纪》
于是,人们开始对如出一辙的作品厌烦了,反过来回到道具拍摄的时代,去寻找表达艺术影像的新方式。在这种思维下,近年来出现越来越多的复古风游戏、电影,这也是为何之前说的某些导演要用回归传统的方式拍摄。所以也不难理解当人们发现AI可以变换角色风格后,便立刻开始了这种复古的尝试。
《黑魂》
虽然其实这些AI二创也是很同质化的,有时还严重偏离原版,顶多拿来图一乐。但这种胶片与道具的真实、光怪陆离的光影之虚幻,再配上来自另一个时代的审美与设计,又确实给熟悉的游戏角色,加了层电子包浆的奇妙美学。
《辐射》
《银河战士》
《当育碧还是大哥》
-END-